單槽型超聲波清洗機原理
發布日期:2020-12-17 15:23:30 瀏覽:1602
單槽型超聲波清洗機原理
單槽型超聲波清洗機原理是利用超聲波的高頻率,通過換能器轉化為高頻動能,然后作用于清洗槽中的液體介質,使液體產生空化作用,不斷的形成無數個細微氣泡,并迅速爆裂,產生沖擊力沖擊物件表面,使表面污垢脫離,從而達到清洗的效果。那么具體是怎么工作的呢?在介紹這個工作原理之前,我們先來了解一下,什么是超聲波?超聲波是科學家們將每秒鐘振動的次數稱為聲音的頻率,它的單位是赫茲(Hz)。我們人類耳朵能聽到的聲波頻率為20Hz~20000Hz(20KHz)。當聲波的振動頻率小于20Hz或大于20KHz時,我們便聽不見了。因此,我們把頻率高于20000赫茲的聲波稱為“超聲波”。這里說明下,許多人在使用超聲波清洗機時,聽到嗡嗡聲,就以為是超聲波發出的聲音,其實那只是液體在空化作用下產生的聲音。
單槽型超聲波清洗機上的超聲波頻率一般是28KHz以上。高可達128KHz以上,常用的是40KHz,這個頻率比較通用,適合大多數工件的清洗。頻率越低,清洗的細膩度就越低,但力度會強些。反之,則清洗的越精細,但力度會減弱。然后把這種頻率通過換能器又稱超聲波驅動電源、電子箱、超聲波控制器,是大功率超聲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。在高頻率的超聲波推動下,換能器以每秒數十萬次的頻率震動,這種震動傳遞到緊扣在上面的清洗槽上,透過清洗槽將動能傳遞到槽內的液體中。在這種高頻率的震動下,液體就會產生空化作用。